
香港1月破產呈請按年升近9%至819宗
法庭在上月發出的破產令按年減少逾12%至684宗,按月亦下降22.7%。 至於強制清盤呈請書方面,1月宗數按年減少逾22%至52宗,按月減少約8.8%;1月法院發出清盤令按年增加1.6倍至58宗,按月亦上升逾1倍。
近期破產管理署公布的數據顯示,雖然1月份法庭發出的破產令同比有所下降,但破產呈請書宗數卻同比上升8.8%,環比上升4.9%,反映出潛在的經濟壓力持續存在。這數據提醒我們,企業應更加重視債務管理,避免因債務拖欠演變成壞賬,影響企業的健康營運。
許多企業主常抱持觀望態度,期望債務人能自行解決財務困境。然而,拖延處理只會增加風險。一旦債務人正式宣告破產,債權回收的難度將大幅提升。破產程序複雜且耗時,即使最終能追回部分欠款,也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法律及行政成本,得不償失。
以下是一些建議,幫助企業主有效管理債務,避免壞賬損失:
- 一、專業協助與法律行動:
- 委託專業的收數公司: 選擇信譽良好、經驗豐富且合法合規的收數公司,能更有效地追回欠款,同時也能節省企業的時間和資源。 確保與收數公司簽訂清晰的合約,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,以及收費標準,並定期監控收數公司的行動。
- 小額錢債審裁處: 如果欠款金額在港幣75,000元以內,可以考慮向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申索。 這是一個相對快捷和低成本的解決糾紛途徑。 企業需要準備好相關的證據,例如合約、發票、送貨單據和通訊記錄等。
- 訴訟: 對於金額較大或情況複雜的債務糾紛,可以考慮採取法律訴訟。 這需要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,評估訴訟的成功率和成本效益,並制定相應的訴訟策略。 訴訟程序相對複雜且耗時,企業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- 二、預防措施:
- 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統: 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之初,就應進行信用評估,了解客戶的財務狀況和信用記錄。 這有助於識別高風險客戶,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,例如要求提供擔保、設定信用額度或縮短付款期限。
- 清晰的合約條款: 在簽訂合約時,應明確付款條款、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機制。 清晰的合約條款有助於避免日後出現爭議,並保障企業的權益。
- 三、早期催收策略:
- 密切監控賬齡: 定期檢視應收賬款的賬齡,並對逾期賬款進行積極跟進。 設定明確的催收程序,例如發送逾期通知、電話催收、以及定期對賬等。
- 友善溝通與協商: 在催收初期,應以友善的態度與債務人溝通,了解其未能按時付款的原因,並嘗試協商解決方案,例如提供彈性的付款安排或分期付款計劃。
- 四、持續優化:
- 定期檢討催收策略: 根據市場環境和企業自身情況,定期檢討和調整催收策略,以確保其有效性。
- 記錄和分析: 記錄每次催收的過程和結果,並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,以便不斷改進催收策略。
- 積極主動的債務管理至關重要。選擇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催收策略,並結合預防措施和法律途徑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企業的權益,避免壞賬損失,維持健康的現金流。
別讓拖欠的款項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。積極主動的債務管理,不僅能保障企業的現金流,更能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。在當前經濟環境下,及時行動,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。